极目新闻客户端

张拔村“最后的导演”:用短视频“留住”消逝的村庄和老去的村民 | 极目新闻-凯发娱发com

大众网 2022-12-08 16:21:52 阅读量:

“村庄,老人,都随着时间逐渐消失。我想尽可能多地去记录瞬间,留存笑脸。就算有一天镜头里的内容都消失了,但这些片段还会一直延续和留存。”在最近火起来的纪录片《张拔村最后的导演》里,52岁的乔秀玲吐露了她拍摄家乡张拔(bǔ)村的初衷。

张拔村

从2020年开始,乔秀玲以村里留守老人为题材,拍摄了780多条短视频,被称为张拔村“最后的导演”。

乔秀玲(右)和村民

记忆中繁华的村庄与镜头中慢慢消逝的村庄

张拔村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侯村乡,有600多年的历史。在乔秀玲的童年记忆中,张拔村是繁华的。“我们村以前是方圆十里的好村子,其他村的孩子都来我们村上学,村里还有供销社、卫生所,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都来我们村买东西、看病。”

村子里还有种类繁多的水果,其中“张拔白桃”最为出名。乔秀玲还记得小时候,她跟小伙伴一起摘白桃,怕被人发现,就把桃子藏在了衣服里。鲜美多汁的白桃也成为她的童年记忆之一。

随着乔秀玲长大,张拔村的繁华慢慢消失了。“现在村里年轻人和孩子少了,村子正在走向暮年,都是我父母那一代的老人在村子里面。小卖部也快成立不下去了,卫生所只能做些量血压、体检等简单的诊治,人太少了,功能都退化了……白桃也种得少了。”几十年间,乔秀玲见证了张拔村的人口从五六百降到七八十。

记录慢慢消逝的村庄和渐渐老去的父母村民,这一初衷让乔秀玲的短视频带有一丝悲伤的底色,但这并不能掩盖视频中的温暖与欢乐。

乔秀玲拍摄的第一条短视频截图

乔秀玲还记得,2020年秋天,她拍下了村里的第一条短视频。视频里,阳光正好,壮实的枣树上结着满满的红色枣子,两位老人站在枣树下,一人拿筐,一人摘枣。乔秀玲说:“那时正赶上家里的枣红了,还是脆枣,我家姑娘和外甥都在外地工作,为了给他们吃点脆枣,爸妈就把枣摘下来做了酒枣,那个场景挺温馨的,我就用手机拍了视频。”

在乔秀玲的短视频中,村里的每一位老人都有自己的特色。70多岁的“卖货婶子”每天早出晚归,骑着电动车出去卖土特产,是个风一样的女子;“万能叔”工具多,什么都会做,又会磨面又会做豆腐,又会电工又会修水管,村子里家家都离不开他;“手作大师”梅嫂子手巧,冬天的时候给进村的公交车缝了一车的坐垫……

爱读书、爱钻研两年来她自己编文案、剪视频

在乔秀玲的视频中,出现最多的是她的父亲和母亲。说起父亲,她总提他每日里闲不住。“爸虽然快90岁的人了,依然热爱生活、热爱劳动,他认为每天都有做不完的营生,不做这就做那,反正就是不歇的,每天把自己造得灰头土脸。”

说起母亲,总少不了美食。“春冻疙梁秋冻洼,洼地里的庄稼已经显了灰色,粮上的庄稼还是黄绿色的。我们回来今中午吃的是手擀面,面也是我妈和的,和面讲究的是三光:盆光面光手光,擀面要和得硬硬的,切得细细的。”

有时,乔秀玲眼中的张拔村充满着生机和希望。“风,解落三秋叶,能开二月花,也吹开了我家菜地里的马莲花,勤劳的人儿在说话。记得小时候有本小人书的名字就叫马兰花,应该就是咱们的马莲花,马兰花开象征着财富和幸福,那么家中的马兰花开了就预示着幸福来敲门吧!勤劳的老爸种下的瓜菜苗也努出地面,杏儿也挂满枝头,土地诚不欺我,付出就有回报,也是家庭幸福的来源。”

有时,面对不再热闹的村庄和逐渐老去的乡亲,她也会生出一些感慨。“快天黑了,乡邻婶子拐着条腿拖着半袋面往出走,干啥去?磨下荞面了给儿子捎上些,紧赶慢赶公交车倒来了,我急忙和司机打了声招呼,婶子紧走几步!热心的公交车司机帮忙抬上车给捎到县城儿子那里,剩下落寞的婶子的背影在岗儿巷子里晃荡。”

在每一条短视频里,乔秀玲都会配上这些充满感情的文案。其中展现的文字功底与她热爱读书有着极大的关系。“我从小就喜欢读书,如果发现有的大哥哥大姐姐家里有书,我就每天去找人家玩。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本小说叫《连心锁》,挺长的一本小说。我那时候也就七八岁,还是个小孩,人家也不借我,我就每天跑到人家里去看,直到看完。”乔秀玲说,小时候大家拿到零花钱都去买糖吃,她总是攒下来买书看。等到去太原上中专时,学校的图书馆让她如获至宝,一有时间就去看书。毕业后乔秀玲来到图书馆工作,和书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分。

每周,回张拔村看望年迈的父母是乔秀玲不变的日程。这两年开始,回村后她总不忘随手拍摄一些视频,等过后再根据素材剪辑发布。因为在工作中常需要用到电脑,这让乔秀玲在学习用智能手机方面更快了一些。一开始,她主要用手机拍照片,后来发现了短视频软件的剪辑功能,就自己琢磨学习。她觉得剪辑视频“能把好几段视频连到一起,就和拍电影一样的感觉,能完整地叙述一个故事。”由此她开始编发村里的短视频,一坚持就是两年。

希望年轻人来张拔村,希望老人吃上热乎饭

一开始,乔秀玲的铁杆粉丝大多来自张拔村。有些外出工作、生活的张拔村人从她的视频中,看到了自己的父母亲人。熟悉亲切的家乡风貌常让这些游子勾起思乡的情绪。伴随着纪录片《张拔村最后的导演》,乔秀玲的短视频开始被更多的人看到。

“我们乡里还找到我,说你就拍你们村,能不能把我们乡里的其他村也拍一拍。”乔秀玲觉得,自己拍摄水平有限,拍摄工具就是手机,对周围村子也不够熟悉,操作起来有难度。但在火了以后,乔秀玲也有了更多的思考,她希望自己的家乡能摆脱现状,越来越好。

“我们村里面有个是我叫哥的,他是个光棍,后来他得病一个人在家,总拿冷水泡方便面,吃点冷饼,最后不知道啥时候就去世了。那种情形真的想起来就伤心。”说起张拔村,乔秀玲最担心的就是留守老人的吃饭问题。

“现在老人年纪大了,吃饭常凑活,包括我父母也是,只有我回去的时候,他们才好好地给我做饺子、包子、各种面条,可那都是为了给我吃,他们都是八九十岁的人了,经常是自己凑合着吃一顿饭。”乔秀玲说,最近也有人问她村里是否需要帮助,而她最想解决的就是老人们的吃饭问题。“我们这地方中午习惯吃面,我就想能不能在中午让老人们吃上一顿有菜有面、热热闹闹的饭,而不是每天稀饭馍馍饼。”

要想张拔村能长远地走下去,只有留守老人是不行的。乔秀玲说,现在村子里正在建楼,想要发展电商产业。“我希望年轻人通过我的视频,觉得村里面还有更大的发展天地,能回来参与建设,让张拔村有一个良性的发展。也可能因为我的事情,村里面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,有更多的人来我们古城转一转,促进旅游业发展,也有可能吧。”

记者 梁雯仪 首歌 济南报道

责任编辑:简俊辉
"));
网站地图